邮箱
szdx.ww@163.com
联系人:王万
手机:13962519105
首页>技术交流

电镀企业废水治理任重道远

发布时间:2016-12-26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环境保护产业发展,将环保产业作为战略性新产业之一。大力发展环保产业是完成节能减排、改善环境质量的重要技术支撑和物质基础;是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手段;也是应对经济新常态、保持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新的经济增长点。

被称为我国历史上最严厉的新修订的《环境保护法》与《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等政策法规的实施,为节能环保产业的发展带来了极大的机遇与挑战,有效地改变环保领域“守法成本高、违法成本低”的局面,也给电镀行业提出了加大环境治理力度的新要求。

重污染行业主要是指化工、石化、化肥、农药、焦化、染料以及造纸、制革、农副产品加工、纺织染整、有色金属、电镀等多个工业行业。据统计,以上工业行业水污染排放量占全部工业行业的50%左右,是工业污染防治的重点领域。据国家工业与信息化部测算得出,通过在这些行业推广采用先进的清洁生产工艺技术,实施清洁生产技术改造后,预计减少废水排放量6亿吨,减少化学需氧量(COD)产生量250万吨,减少氨氮产出量15万吨,减少含铬废泥(含水量80—90%)约3万吨。因此,重污染行业水污染控制无疑是水污染治理的重点和热点。其发展趋势是借助高新技术创新,用“整体解决方案”、“系统性减排、末端治理和高品质出水”、“微排放技术”等手段,实现废水治理的技术有效、经济合理的最大化。

近年来,我国开发研究了一系列电镀废水处理新技术,已经得到了推广应用,有些技术已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多功能高效废水处理药剂引领的混凝沉淀、混凝气浮、高效滤池、超滤膜、微生物生化等技术已经得到广泛应用或逐步得到重视和利用。

目前,在电镀废水的防治中,国外发达国家已经把传统侧重于末端污染治理向电镀加工过程的“上游”转移,从污染产生的源头去削减防治,提出了清洁生产的理念。我国目前已在大力推进清洁生产。实践证明,尽可能在电镀加工的全过程减少废物要比污染产生后运用多种治理技术更为可取,在这方面,我国多数电镀企业对其普遍重视不够。

本世纪以来,根据省环保厅、省经信委关于在太湖流域电镀企业进行环保整治的要求,我市电镀企业依法淘汰落后、高污染产能和工艺,实现了生产废水与生活污水的分别处理,实现了雨污、清污分流、废水处理设施的正常运转、基本能够实现稳定达标排放。由于电镀生产现场实施了干湿分离,采取了有效的防渗、防漏和防腐措施,克服了跑冒滴漏现象,普遍环境整洁,管理有序。

《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要求在工业集聚区,如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出口加工区等地区,在2017年年底前,按规定建成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并要求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区要提前一年完成。但目前工业聚集区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运行、管理已暴露了诸多弊端,如规划缺乏约束力、建设标准无法满足废水处理要求、进水水质不能得到有效控制、污水处理厂的运行的多头管理等等。水污染的治理和达标排放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各电镀企业废水及污染物的产生状况,企业预处理设施的污染削减情况,收集管网和监控平台的监控把关和末端污水处理厂的稳定运作和达标排放四个关键环节,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影响电镀废水的有效处理效果。目前我市电镀企业还没有进入电镀工业园,而电镀工业园的建设还远远达不到《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要求。

近年来,我国电镀废水非法排放行为仍处于高发状态。我市相城区、昆山、张家港、太仓、常熟等都发生过利用雨水排放口直接排放含重金属的电镀废液,或直接将未经处理的有毒废水倾倒至河道等涉嫌污染环境等恶性事件,其中有个别的工业企业,但绝大多数是非法从事电镀加工的地下黑作坊,这些非法排污的当事人均受到了刑事处罚和罚款。

当前,我国工业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电镀行业的发展也受到了制约。就电镀废水的治理而言,不仅要受到国家产业政策的限制,还要受到当前严厉的环保政策、法规和排放标准的约束。日益增长的环保治理成本的电镀企业如何生存,实现可持续发展,只有解放思想、转变观念,进一步进行清洁生产,改造电镀、环保治理工艺和设施,坚持环境优先,保护第一的原则,用新修订的环境保护法和倒逼机制确保电镀废水的稳定达标排放。

苏州的环境容量十分有限,人多地少,自然资源相对匮乏·,生态环境承载能力较差。面对经济高速发展的情况下,环境容量显得愈发紧张。城乡水环境的污染问题仍然突出,列入太湖流域考核的30个点位的水质达标率不到85%,一些新的环境问题,如土壤、河道和湖泊底泥的重金属污染已经逐步呈现。尽管近年来,我们高度重视了环境保护工作,不断加大环保工作的力度和投入,坚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但面临的环境问题依然严峻,尤其是水环境的治理,离生态文明的目标和科学发展的要求仍有较大的差距。

腐蚀是金属的顽症,几乎涉及国民经济的所有领域,金属腐蚀对国民经济的危害远远超过了自然灾害的总和,重视金属的防护,减少金属腐蚀带来的损失,减轻金属腐蚀对资源能源有效的利用和保护环境的重要手段,成为国民经济中跨行业的基础工业。但作为重污染行业的电镀企业,在承担国民经济发展不可缺失的社会责任的同时,还必须强化保护环境的另一个社会责任。其实承担环保社会责任与发展经济的社会责任一样,是件“名利双收”的好事。不少公司已经体会到企业与周边的自然环境及当地民众和谐相处,为企业的只剩发展开拓了更加广阔的空间。

当今国际金融市场上已在悄悄吹起一股“绿色投资”之风,即客户在选择投资时越来越多的注重企业的环境责任感和绿色形象。我认为在工业领域也同样如此,做为电镀企业,强烈的环境责任和优美整洁的厂区环境,肯定会得到客户的信赖,赢得更多的经济效益,让我们在已经完成电镀废水达标排放的基础上,再接再厉,进一步强化长效管理机制,真正做到目标不变,环保力度不减,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周嘉瑜)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22 苏州市电镀协会 苏ICP备13052055号-1